關于
全部分類
詳情
噔噔噔~網御星云安全意識“科普篇”上新嘍!今天小編要聊一個特殊的群體——高考生。高考過后,千萬考生曬幸福、曬心情、曬成績,興奮之情無以言表!等等!高興之余,這些內容一定別亂“曬”!
準考證“不能曬”!
準考證包含準考證號等個人信息,一旦泄露,很可能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,后果不堪設想。
考生號、密碼“不能曬”!
近年來,因為考生號、密碼泄密而導致高考志愿被篡改的事件屢見不鮮,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成績單、成績查詢頁“不能曬”!
每年高考過后,學霸“曬成績”似乎成了慣例,其實,成績單、成績查詢頁也包含了很多考生信息,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,小心“樂極生悲”。
錄取通知書“不能曬”!
錄取通知書內容頁涵蓋了很多考生的隱私內容,一旦泄露,很可能增加考生被詐騙電話騷擾的幾率。
有人質疑:這么多“不能曬”,是不是聳人聽聞?你錯了!考生號、準考證號、密碼……這些內容之所以“不能曬”,涉及到了一個專業且深度的話題:個人信息保護。那么,為什么會有人對我們的個人身份信息感興趣呢?
因為,個人身份信息能夠被用來單獨或配合其他信息,進而識別、聯系或定位個人,或結合起來識別個人身份。
常見的個人信息包括:姓名、家庭地址、出生日期、電話號碼、電子郵件地址、銀行卡號碼、車牌、駕照號碼、護照和身份證號碼等內容。
犯罪分子可以利用收集到的個人來進行各類非法活動,比如:
> 身份證或護照信息可以被用來申請非法活動的移動電話號碼、銀行賬戶;
> 電子郵件地址可以被用來發送垃圾郵件或釣魚郵件;
> 電話號碼可以被用來進行電話或社會工程學詐騙;
> 個人信息可以被用來重置網絡系統密碼,以便竊取數據;
> 家庭地址可能被用來定位受害人的具體位置,小偷會趁家中無人時行竊;
……
有人會說:我在曬信息時都打碼了,沒事!你又錯了!只要有心人稍懂圖像修復技術,分分鐘可以恢復數據并加以改造利用!該如何保護個人信息呢?小編給你支幾招:
避免在社交媒體網絡公布真實的個人信息
許多個人信息都是攻擊者通過公開網站和社交媒體等途徑獲取的,要盡量避免在社交網絡上公布真實的個人信息。
避免向不知名或陌生機構的市場調查人員披露電話號碼、郵件地址等信息
在進行市場調查時,謹慎填寫個人信息,除非確信個人信息能夠被妥善保管。
仔細閱讀網站、APP隱私條款
當注冊APP或在網站開設新的賬戶時,仔細讀取使用條款和限制,了解網站、APP將如何使用您的個人信息。
不隨意披露個人信息的相關內容
牢記自己的賬戶、密碼等個人信息,不隨意記錄,也不要輕易披露與其相關的內容。
個人信息保護并非小事。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,因個人信息不當收集、濫用、泄露,導致公民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時有發生。通過立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已成為保護公民隱私和生命財產安全、規范網絡健康有序發展的必然要求。在近期初審的《數據安全法》(草案)中,也明確規定了個人信息收集和保護的相關條例,由此可見,個人信息搜集機構不再是監管的灰色地帶,法制的光輝將照亮個人信息保護“隱秘的角落”。
今天的安全意識“科普篇”就到這里,網御星云還將持續關注個人信息保護,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并陸續更新“安全意識”系列科普內容。敬請期待!
關鍵詞: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上一個:
來看看智能制造企業如何做好網絡安全防護~
上一個:
來看看智能制造企業如何做好網絡安全防護~